
为响应大学生暑期“三下乡”及“到延安去——三秦学子圣地行”专项活动号召,我校“深植党史根脉,绘就振兴画卷”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,以6天时间开展新时代青年延安行革命文物融入“大思政课”社会实践活动,让红色基因在实地探访中浸润心灵,让革命精神在现场教学中传递力量。
图1实践团出发前在户县站的合影
本次活动以“行走的大思政课”为核心特色,实践团带领师生沿着红色足迹,先后走进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、西安事变纪念馆、安吴青年训练班旧址、薛家寨革命旧址、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、洛川会议旧址、直罗镇战役纪念馆、延安革命纪念馆及王家坪、枣园、杨家岭等红色地标。在一个个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场所中,师生们通过触摸革命文物、聆听历史故事、感受历史场景,深刻体悟爱国情怀,真切触摸信仰温度,从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中汲取新时代青年前行的力量。
图2实践团成员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参观学习革命文化
展开剩余61%活动创新形式、注重实效,在红色教育实践中形成三大亮点成效。其一,创新思政教育载体,提升历史认知深度。实践团突破传统课堂单向讲授模式,构建“文物+场景+体验”三维联动教育模式: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,锈迹斑斑的步枪、泛黄的家书中,师生们结合《我要去延安》情景剧观看与“潮向延安”专题思政课,让抽象的历史事件转化为可感知的具象记忆;在薛家寨革命旧址,17名师生沿着红军行军路线攀登崎岖山路,“艰苦奋斗”从书本概念变为切身体会,实现理论认知到情感认同的深度转化。
图3实践团在薛家寨革命旧址,红军行军路线攀登崎岖山路
其二,设计分层互动体验,让红色精神直抵人心。针对不同历史场景的独特内涵,实践团定制沉浸式活动:在照金纪念馆前开展“红星闪耀”学生主题宣讲,以“讲者深化理解、听者产生共鸣”的双向互动,强化师生对“照金精神”的群体认同;在雪地讲话旧址推出《重走革命路》沉浸式任务,分组寻找藏有革命事迹的信封,让参与者直呼“对‘求真务实’的精神内涵有了更具体的认知”;在延安文艺纪念馆组织版画制作、红歌传唱等实践活动,师生在动手体验中感受革命文化魅力,让延安精神、南泥湾精神真正入脑入心。
图4实践团成员在照金纪念馆前开展“红星闪耀”学生主题宣讲
其三,形成可复用的实践框架,让红色教育路径更清晰。活动探索出“以革命文物为切入点、以场景体验为纽带、以精神感悟为核心”的实施思路,为革命文物有效融入“大思政课”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实践范式。该框架既贴合青年认知特点,又紧扣红色教育内核,为今后开展同类实践活动提供清晰参照,让“行走的思政课”更易落地、更有实效。
此次新时代青年延安行活动,不仅让师生重温了革命历史、深刻理解了青年使命,更以创新形式实现了红色教育的深度渗透。未来,我校将持续探索革命文物与“大思政课”融合的新路径,引导更多青年在红色教育中坚定理想信念,在新时代征程中勇担使命责任。
发布于:吉林省天载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